> 文章列表 > “永日在阶前”的出处是哪里

“永日在阶前”的出处是哪里

“永日在阶前”的出处是哪里

“永日在阶前”出自唐代李建勋的《感故府二首》。

“永日在阶前”全诗

《感故府二首》

唐代 李建勋

戚戚复戚戚,期怀安可释。

百年金石心,中路生死隔。

新坟应草合,旧地空苔色。

白日灯荧荧,凝尘满几席。

悒悒复悒悒,思君安可及。

永日在阶前,披衣随风立。

高楼暮角断,远树寒鸦集。

惆怅几行书,遗踪墨犹湿。

《感故府二首》李建勋 翻译、赏析和诗意

诗词《感故府二首》原文:

戚戚复戚戚,

期怀安可释。

百年金石心,

中路生死隔。

新坟应草合,

旧地空苔色。

白日灯荧荧,

凝尘满几席。

悒悒复悒悒,

思君安可及。

永日在阶前,

披衣随风立。

高楼暮角断,

远树寒鸦集。

惆怅几行书,

遗踪墨犹湿。

诗词《感故府二首》中文译文:

无比的伤心,又何尝不是伤心,

对未得到的期望,怀念和思念又怎能放下。

这心如同沉寂了百年的金石,

在生与死之间建起了一道隔离的中路。

新的坟墓应该已经长满了青草,

而旧地上只剩下了空空的青苔色。

白晝下灯闪闪发光,

灰尘静静地覆满了几席。

忧伤、忧伤,又是多么忧伤,

思念你,怎么能够到达你身边。

整天都在门阶前,任风吹散长衣,

高楼的暮色遮断了角落,

远处的树上寒鸦聚集。

悲伤的心情浸润几行字,

留下的印记,墨水还没有干透。

诗意与赏析:

李建勋的《感故府二首》描写了一种对故乡的思念和无法释怀的感觉。诗人以个人的感受表达了自己对于故乡的思念之情。他描绘了故乡的变化,新坟墓上长满了青草,而旧地已经布满了青苔,形容了时间流逝,人事已非的残酷现实。诗中还透露出诗人对于自己的处境的忧伤和无奈,忧伤的情绪似乎无法释怀。整天在门阶前,仿佛在等待着什么,但思念之情却无法到达目的地。整首诗以明忧暗思的手法,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思念展现得淋漓尽致。

这首诗词中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思念之情,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忧伤和无奈。通过对故乡的描绘,诗人展示了岁月的流转和人事的变迁。整个诗歌以忧伤和思念为主旋律,通过景物的描写,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无法释怀的情感表达了出来。读者可以从中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思乡之情和对于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